截至2030年,人类对水的需求量将超过供应量40%左右,每年花费国家2000亿美元。
同时,提高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控的积极性。同时,为增强社会公众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,2016年6月,海南省生态环保厅将联合省财政厅建立污染有奖举报制度,制定实施《海南省环境污染行为举报奖励管理办法》,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举报企业偷排偷放、城市不文明施工、车辆冒黑烟、渣土运输车辆遗撒、秸秆露天焚烧、非法熏烤槟榔等环境违法行为,营造全民参与、社会共治的大格局。
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污防处有关负责人表示。环境保护部门指导督办的项目多达12项,工业、住建部门紧随其后,各6项。三亚市扬尘占本地污染源比例高达74.1%,众多的建筑工地和地表裸露面积过大是主要原因。积极控制城市扬尘污染,加强煤炭、垃圾、渣土、砂石、土方、灰浆运输车辆管理。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,落实黄标车限行制度,严禁无标车上路行驶。
定期发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、应急方案、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、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。各市、县人民政府及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需负责落实与配合。山西是中国煤炭大省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产煤第一省,累计产煤140多亿吨,提供了全国1/4的煤炭。
山西省环保厅6日传来消息称,该省现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,解决水源地水质不达标问题,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。山西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对媒体介绍,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,山西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。据测算,山西省每开采一吨煤,要影响、破坏、漏失2.48立方的水资源。山西省环保厅称,水污染防治行动期间对涉嫌环境违法犯罪的,按照有关要求,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,对问题严重、工作开展不力的县(市、区)负责人进行约谈。
另据记者了解,山西将在2016年年底前,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洗煤、造纸、制革、印染、染料、炼焦、炼油、有色金属冶炼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十小企业生产项目予以全部取缔。有人曾经这样概括山西境内河流的现状,有河必干,有水必污。
据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数据显示,2016年前4个月,大同、吕梁、长治、忻州、晋中5市12个河流断面水质与2014年相比明显恶化,且与2016年的水质考核目标差距明显。数据显示,2014年山西省监测的96个河流断面中,水质优良的断面仅46个,占总数的47.9%。山西省要求相关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应以水环境质量只能更好,不能变坏为红线,进行认真排查,限期完成整改任务同时,集团积极主动参与试点碳交易市场,2014年度碳排放履约率100%。
供电煤耗累计下降23克/千瓦时,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49%、56%,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。在节能降耗方面,2015年末,中国华电供电煤耗完成305.2克/千瓦时,降至五大发电集团最低,十二五期间节能降耗减排二氧化碳约5482万吨。根据白皮书,十二五期间,中国华电大力实施碳减排举措,不断优化电源结构,2015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5000万千瓦,居五大发电集团之首,十二五期间结构调整减排二氧化碳达1.5亿吨。中国华电集团公司6日发布了《中国华电十二五温室气体排放白皮书》,这是我国签署《巴黎协定》后,中央企业首次公开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。
中国华电董事长李庆奎指出,十二五时期,公司发电装机达到1.35亿千瓦,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到37%,控股煤炭年产能6500万吨。会上还发布了《2015年中国华电可持续发展报告》。
2015年单位供电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了16.8%。白皮书预测,十三五期间,中国华电将累积减排二氧化碳达1.28亿吨,其中由结构调整贡献的减排量约占86%,节能降耗贡献约占14%,2020年清洁能源发电比例将达到40%。
公司资产规模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2%、9%和59%,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0%以上现有森林1684.86万公顷,森林面积居中国第5位,森林覆盖率14.01%。西藏有212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附录。截至2015年底,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,保护区总面积约41.22万平方公里,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.35%,同时,建立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。另外,西藏主要江河、湖泊的水质状况,全区辐射环境质量均保持良好,达到国家相应规定的质量标准。此外,西藏还有多种特殊的裂腹鱼类,其种类和数量均占世界裂腹鱼类的90%以上。
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3日发布《2015年西藏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》称,西藏的水、大气、草地/森林/湿地等多项生态环境指标均达标,全区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,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近35%。西藏有野生植物9600多种,高等植物6400多种,其中855种属于西藏特有。
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庄红翔介绍,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,是生物多样性重要基因库。湿地面积达652.9万公顷,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.31%,并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原湿地。
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,地势高峻,地理特殊,野生动植物资源、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,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,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。庄红翔介绍,西藏森林蓄积仍居全国首位。
目前,西藏共有天然草地面积8820.15万公顷,其中,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7716.59万公顷。庄红翔表示,西藏有野生脊椎动物798种,其中125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占全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三分之一以上,196种为西藏特有目前,西藏共有天然草地面积8820.15万公顷,其中,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7716.59万公顷。庄红翔介绍,西藏森林蓄积仍居全国首位。
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3日发布《2015年西藏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》称,西藏的水、大气、草地/森林/湿地等多项生态环境指标均达标,全区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,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近35%。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,地势高峻,地理特殊,野生动植物资源、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,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,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。
此外,西藏还有多种特殊的裂腹鱼类,其种类和数量均占世界裂腹鱼类的90%以上。湿地面积达652.9万公顷,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.31%,并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原湿地。
庄红翔表示,西藏有野生脊椎动物798种,其中125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占全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三分之一以上,196种为西藏特有。西藏有野生植物9600多种,高等植物6400多种,其中855种属于西藏特有。
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庄红翔介绍,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,是生物多样性重要基因库。截至2015年底,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,保护区总面积约41.22万平方公里,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.35%,同时,建立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。另外,西藏主要江河、湖泊的水质状况,全区辐射环境质量均保持良好,达到国家相应规定的质量标准。现有森林1684.86万公顷,森林面积居中国第5位,森林覆盖率14.01%。
西藏有212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附录谣言六:地下水资源八成不能饮用?一篇水利部摸底地下水资源:八成不能饮用的报道引发关注。
谣言四:手机基站越多辐射越大?有些居民担心,小区附近的手机基站,会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,影响健康,这是真的吗?真相:一般城区手机基站的辐射功率都不大,典型的功率是30瓦特左右,最大的也就300瓦左右。谣言八:北京市空气质量在逐步恶化?一些人认为,北京市近年空气质量在逐步恶化,这是真的吗真相: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布的《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:1998-2013年》评估报告显示:1998至2013年,北京二氧化硫(SO2)、二氧化氮(NO2)和可吸入颗粒物(PM10)的年均浓度分别显著下降了78%、24%和43%,15年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。
谣言九:飞机洒药治白蛾需躲避?网上流传市政府通知:15至20号室外不要晒被子,衣服,不要吃外面的食物(烧烤等露天食物)。谣言五:锂电池剧毒污染大?一篇广为流传的网文对锂电池提出质疑,称锂电池剧毒、短命、易爆炸,使用条件苛刻;怎么处理全世界都还没办法,造成巨大环保压力,真的如此吗?真相: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动力电池领域首席专家、高级工程师王芳说,锂电池相比如铅酸、镍铬、镍氢等传统电池,不产生任何铅、汞、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,相对污染较小,且其电解液为有机溶剂和锂盐,大多为无毒或低毒,因其环境风险相对较小,并未纳入危险废物进行管理。
顶: 5518踩: 4753
评论专区